基督教協進會於11月4日舉行《尼西亞信經頌讚聖樂晚會》。晚會由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合辦,11月4日晚上於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舉行,約300人出席參與。
《尼西亞信經頌讚聖樂晚會》原定於本年2月舉行,受新冠疫情第五波影響延期至11月。主辦單位舉辦聖樂晚會目的,為推動教內兄姊認識〈《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並且邀請不同宗派成員、具聖樂恩賜的信徒為該中譯本配上曲調,供會眾唱頌、提升信仰認知。
當晚由不同團隊獻唱其中九首新曲作品。
作曲者:
黃志偉、薛騰鼒、蘇梓安、譚家博、曹文偉、方樂知、葉穎麟、蔡詩亞神父、曾憲汶。
獻唱單位:
天使綸音、香港大學學生會基督徒詩班、陳國強牧師、香港聖公會聖樂團、施澄音、劉梓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Sing友營詩班、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詩班、天主教玫瑰堂嘉諾撒聖詠團。
有關各獻唱內容,可瀏覽香港基督教協進會facebook
【尼西亞信經 (合一中譯版)】
我們信[1]獨一上主[2],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之萬物的主。
我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主的獨生子,
在萬世之前,由父所生,(出自上主的上主[3],)
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神的真神,
受生而非被造,與父本性相同[4],
萬物藉他[5]而有[6]。
他為我們世人,並為我們的得救,從天降臨,
因 聖靈/聖神 由[7]童貞女馬利亞[8]得了肉身,而成為人[9]。
在 本雀[10].比拉多[11] 執政時[12]為我們被釘十字架[13],
受難、埋葬;
照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
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將在榮耀中再來,審判活人死人,
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我們信 聖靈/聖神,
是主及賦予生命者,
由父(和子[14])而發[15],
與父、子同受敬拜、同享榮耀;
他曾藉眾先知發言。
我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所傳的教會[16]。
我們承認獨一洗禮,使罪得赦。
我們期待死人復活,及來世生命。 阿們/亞孟。
註譯:
[1]「我們信」:《尼西亞信經》原文開首是「我們信」,表達我們與普世教會及歷代教會先賢宣認共同信仰;《使徒信經》則以「我 信」開首。
[2]「上主」:對於基督徒信靠和敬拜的對象,天主教會稱為「天主」,基督教會稱為「上帝」或「神」。今用大家皆可接受的「上 主」。
[3]**「出自上主的上主」載於公元 325 年在尼西亞舉行的第一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然而公元 381 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後來簡稱《尼西亞信經》)則無此句。及後不少西方教會所用的《尼西亞信經》版本恢復使用此句。**
[4]「本性相同」:原文 ὁμοούσιος 可譯作「本性相同」或「本體相同」。今採用前者譯法,乃為免「體」可令人誤解為身體, 而且一般談論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之時,也採用「性」此字。
[5]「他」:耶穌基督同時是完全的人及完全的神,故以「他」或「祂」作為代名詞皆可;此譯本用「他」。
[6]「有」:原文意思是「發生」、「出現」、「形成」而非「創造」,「有」是較簡潔明確的中譯。
[7]原文「聖靈/聖神」與「瑪利亞」以簡單的 καí(「和」或「並」)平行相連,兩個名詞之前皆用ἐκ。該前置詞同時包含「原 因」和「來源」的意思;今分別以「因」和「由」譯出。
[8]天主教慣用「瑪利亞」,基督教慣用「馬利亞」;兩者有一字之別,但讀音相同。這裡本著教會合一精神,採用基督教的譯名(另參下面有關比拉多的註腳)。
[9]「得了肉身,而成為人」:可隱約看出亞歷山大學派(School of Alexandria)及安提阿學派(School of Antioch)兩種路向的基督論。
[10]比拉多名字的中譯,基督教用「本丟‧彼拉多」,天主教用「般雀‧比拉多」,因「馬利亞」之名的中譯已採用基督教用語,故比拉多名字的中譯,使用了天主教用語,以表達教會合一精神。(編者補充:而最新版本,則再修訂為「本雀」。)
[11]基督教慣用「彼拉多」,天主教慣用「比拉多」,;兩者有一字之別,但讀音相同。這裡本著教會合一精神,採用天主教的譯名(另參上面有關馬利亞的註腳)。
[12]「在……比拉多執政時」:原文中前置詞ἐπí 有在該段時間統治的意思。
[13]「被釘十字架」:原文是被動語態,故譯為「被釘」。
[14]** 公元 381 年於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版本(原文為希臘文)只言聖靈/聖神「由父而發」(ἐκ τοῦ Πατρὸςἐκπορευόμενον)。自大約六世紀起部份西方教會所使用的《尼西亞信經》版本(拉丁文)加上了「和子」,即聖靈/聖神「由父和子而發」(ex Patre Filioque procedit),後來在西方教會廣泛採用,並自公元 1215 年第四次拉特朗會議(Fourth Lateran Council)起獲確認為教義。東方教會反對如此修改曾獲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的文字,並強調唯獨聖父是另外兩位格的神性源頭;正教會至今仍沿用此 381 年的版本。西方教會則強調加上「和子」並不意味著聖靈/聖神有兩個神性源頭。**
[15]「由……而發」:原文譯為「出」或「發」皆可。東方教會的神學關注是源頭(聖靈/聖神從誰出來?),西方教會的神學關注是差遣(聖靈/聖神被誰差遣到世上?)。今譯為「發」,因可同時照顧兩者的理解(出發、遣發)。
[16]「我們信……教會」:譯文清楚顯示原文四個形容教會的標記。第四標記若只譯為「使徒的」, 意思略為含糊,今譯作「使徒所傳的」意思更為清楚。
2017年試用合一譯本
合一中譯本說明:
此版本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及天主教會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一同組成的神學對談小組,參考原文及不同版本的中譯《尼西亞信經》,重新翻譯而成的合一中譯本。此《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的翻譯過程考慮過以下原則:
1)我們依據的原文乃公元 381 年第二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我們主要根據希臘語原文,亦曾參考拉丁語譯文,及各教會慣用的中譯本。由於該信經乃公元 325 年第一次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的增訂版本(主要在於論聖靈部份),故今天教會普遍簡稱之為《尼西亞信經》。
2)部份名詞未能找到天主教及基督教共用的中譯,故同時列出兩種中譯。
3)正文兩處以半型方括號標示的字眼,乃 381 年增訂版《尼西亞信經》原文所無,但卻常用於西方教會傳統(包括華人的天主教及基督教)。請參考該兩處的註腳。
4)其他註腳乃為供神學對談小組以至各教會考慮合一譯本時參考,到正式採用時可以刪去,惟前述提及的兩個特別註腳則不應刪去。
5)我們希望合一中譯本最終能在各教會採用並被教友接受,故翻譯原則除準確表達原文字義外,也參考各教會所用中文版《尼西亞信經》的用語。若原文字詞在不同教會中有不同中譯,我們會盡量採用其中一個教會的習慣用語,避免採用所有教會教友皆感陌生的新詞。
關於《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信經》為基督教三大信經之一,源於公元325年康士坦丁大帝為解決亞流派引發東西方教會嚴重的教義分歧與爭議,召集各地主教舉行基督教歷史上第一次全國大公會議(First Ecumenical Council),即是著名的「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aea),作為各地教會群體認信的基礎。
公元381年迪奧多西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第二次大公會議,將原本的尼西亞信經再加以修訂,
兩次的大公會議作出議決,主張聖子和聖靈出於真神而為真神,受生和發出而非受造,確定了神乃三位一體的理論。這成為更被東西方教會所共同認信的內容,具有大公性及普遍性。有學者更以《尼西亞信經》為教會在基督論教義上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