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魔法學院》的信仰隨想|Jason
有劇透!有劇透!有劇透!
我假設各位讀者已經看了《善惡魔法學院》,就不花時間描述劇情了。善學院的學生,他們致力尋求學院給予他們的「善」,敵視所謂的惡,黑白分明郤欠缺人情味,對失敗者亦沒有同情。因此,唯一擁有同理心的阿嘉莎,被老師形容為「You are the first real princess this school has seen.」暗示所謂公主的本質乃源自內心的善良,但這個善學院郤一直以來都未曾栽培出一個有善良內心的人。
也許因為善惡學院的學生都是童話角色的後代,他們對善惡的觀點很僵化,但作為「讀者」的阿嘉莎沒有包袱,他並不期望自己成為所謂的善人,郤在被困於學院、無法回家的這處境中,依然關心、幫助別人,追求自己認為真正的善。
其實不少的基督徒,都有善學院的影子,所謂的追求善,其實只是務求在行為舉止上看起來像一個好基督徒,在雞毛蒜皮的事上表現出自己與惡劃清界線,例如拒絕慶祝萬聖節、不準看哈利波特、不打麻雀、不煙不酒不粗口,但在大是大非的事上明哲保身,一句「政教分離」讓他們可以拒絕討論和思考,安於繼續扮演王子和公主。
這種心態造就了大類「屬靈老油條」,他們已經對真理沒有渴求,也不會為此而行動,恆常參與崇拜和團契已經是盡了義務。他們視和自己不同的人,例如異端、異教徒、同性戀者等為「惡」,郤只是對人不對事。反之,年輕人或初信者沒有包袱,對公義的思想和追求,往往比那些屬靈老油條高出不少,可以說,教會其實應當培養這些「real princess」,但當他們真的出現時郤往往被看成怪胎,被冠以「世界」、「血氣」、「不順服」之名⋯⋯
而惡學院的學生,其實也算不上大奸大惡,幕後主腦拉法爾才是真正的邪惡,他殺了哥哥後假裝成他繼續校長的工作,他讓善學院勝出了200年之久,郤其實是對善的慢性謀殺,善的所謂的勝利,是讓美人魚被割下舌頭(美人魚)、把一個老太婆燒死(糖果屋)、要一個女人穿上一燒紅了的鐵鞋燙熱而死(白雪公主)。善變得空虛、愚昧、軟弱。
教會同樣的「贏」了太久,雖然在使徒時代,教會是被迫害的對象,但當後來成為羅馬國教之後,教會慢慢變成加害的一方,十字軍、獵巫、迫害科學家這些事黑歷史在教會甚少被討論,但其實是極之需要反省和檢討的。
不說中世紀那麼遠,香港教會同樣贏得太久了,香港不乏大型教會,有物業有座堂,議員高官中也不乏基督徒,連牧師也能當政協(說好的政教分離呢?)教會已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牢固的社會地位同樣成為了枷鎖,很多教會獨善其身,在敏感議題上都不敢發聲,對惡事就手旁觀,仿彿只要一涉足會被惡所污染,有如泰卓斯王子,眼白白看著蘇菲被狗頭人拖出去,就只因為她是惡學院的人。
教會不是亦不應該假裝自己完美無缺,如果自以為善、墨守成規,最後只會淪落為現代的法利賽人。作為現今香港的基督徒,《善惡魔法學院》值得再次細味,特別是看到被善學院邊緣化的阿嘉莎對善惡的質疑,我仿彿回到了2019年⋯⋯